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
这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。冬至过后,太阳向北回环,进入新的往复,此后昼渐长,夜渐短。
斗转星移,日月如梭,自然万物,新的伊始。
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
阳时舒展,阴时蜷缩,蚯蚓仍瑟缩于土壤深眠,交缠盘错,纠如绳结;
鹿属阳,夏至时感阴气解角,麋属阴,冬时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;
水乃天一之阳所生,现在一阳初生,所以,水泉已经暗暗流动。
唐代诗人杜甫曾作诗《小至》:
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琯动浮灰。
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
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。
在夔州漂泊的时候,迎来了冬至,诗人便想着,冬至过后就能数着春天到来的日子了。
刺绣添线、葭管飞灰、岸边柳和山上梅,这一切好像都充满着希望,蕴意着生机。
虽然他此刻也是杯中有愁的,因漂泊异乡而悲从中来,但却并不全然消极,他让儿子添酒一饮而尽,享受此刻的闲暇生活。
冬至,亦称亚岁,按照老北京的说法,此时节为数九严冬。回溯千年光景,冬至也曾是尤为盛大的节庆。
《东京梦华录》卷十记载:“十一月冬至,京师最重此节。虽至贫者,一年之间积累假借,至此日更易新衣,备办饮食,享祀先祖。官放关扑,庆贺往来,一如年节。”
冬至节,最后流传至今的习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,一定是吃饺子。有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话,叫“冬至不吃饺子,耳朵会冻掉。”
冬至这天,许多家庭的父母便早早起来开始准备,母亲为主,父亲打下手。水饺煮熟了,也要有仪式感,先盛出两碗。第一碗,母亲端着,到香台子前面,让“诸神”尝尝,保佑一家人平安;第二碗,给爷爷奶奶送去,老人先吃,这顿饺子才沾福气。
今年冬至,或许并不能如往年过得那么有阖家欢的烟火气,我们在经历一个尤为特殊的时刻。但无论如何,我们始终相信,只要温暖始终相伴,跨过这道门槛,曙光就在眼前。
向您致以最暖心的冬至问候,愿您健康顺遂,京玺一直与携手一路走来的会员朋友们同在!
▪️文章图源均为庄园实景拍摄 ©京玺庄园